南寧:“樓薄薄”被拆除 那些更隱蔽的“樓胖胖”呢?
南寧:"樓薄薄"被拆除 那些更隱蔽的"樓胖胖"呢? | |
|
|
提要:27日早上7時許,由南寧市西鄉塘區政府組織的聯合執法組正式對望州路北二里36號的違章“樓薄薄”
進行強制拆除。兩臺勾機同時施工,1個多小時后,隨著一聲轟然巨響,“樓薄薄”這棟3年來被媒體多次
曝光的違章建筑,終于在漫天塵土中劃上了生命的句號。
??網友數度發帖舉報,媒體多次予以曝光 ??昨日,南寧市西鄉塘區多部門聯合執法,堅挺3年的“樓薄薄”轟然倒下 ??“樓薄薄”倒了 那些更隱蔽的“樓胖胖”呢? ??現場 ??勾機動動“手指頭” “樓薄薄”轟然倒下 ??昨日清晨6時30分,天剛蒙蒙亮,記者就隨西鄉塘區政府的聯合執法人員一起來到了“樓薄薄”現場。 天空飄著小雨,警方在大樓周邊設置了安全警戒線,禁止閑雜無關人員進入拆違現場。 ??執法組請來的兩臺大型勾機運抵后,7時許,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兩臺勾機正式作業。由于“樓薄薄” 后邊就是一棟在建樓盤,為了防止其倒下時誤傷在建大樓,施工人員選擇了讓大樓往馬路方向倒塌的方案。 兩臺勾機分工合作,一臺敲擊大樓中間的柱子,一臺不停敲打左邊靠馬路的柱子,當左中右3條主梁柱分別 被挖空后,大樓立刻搖搖欲墜。此時,一臺勾機撤離到安全地帶后,伸出長長的“手臂”,繼續不停地撞 擊著樓層中間的墻體,很快,4層大樓便朝著馬路方向轟然倒下,倒下時,墻體和玻璃窗掀起了一陣巨大 的氣浪。 ??在現場指揮的西鄉塘區政府辦副主任蹇代紅說,這棟大樓本身就建得不牢固,看上去給人頭重腳輕的 感覺,勾機只是稍稍挖斷了下面一點點梁柱,整棟樓就受不了了,很快就坍塌下來。 ??回顧 ??歷經多次曝光 3年后才拆除 ??“樓薄薄”被拆,消除了周邊市民的一大安全隱患,可謂大快人心。 ??不過,從現場組織的拆除力量看,浩浩蕩蕩,動用到公安、城管、規劃等多個部門,人力、設備等成 本不可謂不大。如果在建設當初就及時發現苗頭,及時查處,也不至于如此興師動眾。 ??關于“樓薄薄”是何時建設的,記者試圖在拆除現場得到相關部門的解釋,結果卻沒人能準確說出其 當初建造時間。記者隨后通過網絡查詢,資料顯示,2010年有網友將其圖片發到網上后,人們才開始關注 “樓薄薄”,如此算來,“樓薄薄”至少已存在近4年時間。 2010年8月,有網友將園湖北路(實為現在的 望州路北二里36號)一棟超薄4層大樓的照片發到網上,戲稱其為“樓薄薄”;同年8月29日,本報記者率 先對“樓薄薄”進行曝光;9月3日,陸續有其他媒體跟進報道。隨后,建設部門確認該棟樓房屬于違章建 筑。但此后,這棟樓并未受到任何處罰,不僅屹立不倒,而且樓上樓下都被租出,開起了飲食店、修車鋪 等。 3年后的2013年11月初,又有網友再次將“樓薄薄”照片發到網上,稱“樓薄薄”猶如一塊超薄豆腐 皮,其安全令人擔憂,引來多家網絡媒體、網站爭相轉載,進而在全國網民中引發熱議。 2013年11月22日, 西鄉塘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到“樓薄薄”現場辦公,決定對其進行拆除。 ??11月23日,本報以《南寧:“樓薄薄”被曝光3年仍“硬挺”》為題對其再次進行報道。 11月27日, 被媒體數度曝光的“樓薄薄”終于倒下。 ??思考 ??“樓薄薄”倒下 是“長相”惹的禍? ??“樓薄薄”被拆當天,廣西各大媒體、網站的微博微信等都及時發布了消息,網友們在肯定執法效果 的同時,也對類似違章建筑的查處提出了不同看法。 ??有網友認為,“樓薄薄”只是眾多違章建筑的冰山一角,若非因其長相“怪異”引來網民熱議,或許 不會這么快就有結果。還有網友指出,“樓薄薄”在被媒體多次曝光的巨大輿論壓力之下,尚且需要耗時 3年才被“扳倒”,相比之下,那些隱蔽性更強,“身材”也無異樣的違章建筑,是不是更容易被忽略? 而且,這些外表隱蔽性極強的違章建筑,其數量遠遠大于已發現的“樓薄薄”們,而城中村,更是這些違 章建筑的重災區。 ??根據南寧市相關規定,民房最高只能建到四五層,但記者在不少城中村看到,大部分房屋都超過了這 個高度,八到十層的樓房比比皆是。以至于不少網民將這些相互比高、又擠在一塊的樓房,戲稱為“親 嘴樓”、“握手樓”。 ??昨日下午,記者騎著電動車沿良慶區建設路隨便轉一圈,總能在一排排房子中找到“鶴立雞群”者。 其中,建設路南三里三巷的盡頭,就剛建起一棟8層高的樓房,其與鄰近樓房的距離,也的確可以用 “握手”來形容;此外,南三里一巷20號的一棟9層民房也是剛建起不久,比旁邊許多樓房都要高出 四五層,顯得十分突兀。 ??南寧市規劃管理局相關負責人2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曾表示,南寧市城中村違建房屋 大多表現為違法加蓋或重建,“大多具有土地使用證,但是加蓋或者重建沒有經過規劃建設部門的 批準。”而南寧市建委副主任尹承生也表示,目前在打擊違法建設責任劃分上,多部門都可監管, 但未形成監管合力。 ??記者手記 ??拷問“樓薄薄”職能部門應及早介入 ??“樓薄薄”轟然倒下,既是網民的勝利,也是我們的悲哀。3年輿論監督,違章樓房始終堅挺, 遲遲沒有伏法。如果不是因為長相太“另類”,或許它的生命力還會更強。 ??“樓薄薄”如此,那些隱藏更深,更善于偽裝的違章建筑呢?面對網友的“發現”和媒體的 曝光,作為執法者的相關部門,是不是應該更具執法智慧?行動也更迅速更有效率? 據報道, 今年3月相關部門對銀象路北一里的另一幢“樓薄薄”進行拆除時,每層樓的拆除費用約為2萬元, 其成本與重建一棟“樓薄薄”基本相當。 ??人們在感嘆拆除違建勞民傷財的同時,也對相關職能部門監管督查是否到位產生了懷疑。 “這么大一棟違建樓房,難道真要等它建好了,等到網民舉報、媒體曝光,職能部門才能發現? 為什么就不能在違建發生之前及時處理?” ??南寧市城管局城管支隊督察大隊副大隊長王敬強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由于違法建設呈 現點多、面廣、線長等特點,城管等監管部門存在發現難、監管難、查處難的問題。加上缺乏 部門聯動和相關機制不健全、落實不到位,審批信息共享不暢等,導致一些違法建設仍不同程 度存在。 難,固然是客觀事實,但我們的監管者、執法者們,能不能也學學那些喜歡隨手拍 照的網民們,沒事時騎個車子到大街小巷多溜達幾圈?相信在你們這些專家眼里,違法建筑必 然無處藏身。這么做,難道所花成本不比亡羊補牢要低得多嗎? |